更新时间:2024-01-07 07:53:35作者:编辑部
2015我考取了中传艺术硕士状元398分,这一次的复习,让我不断的在反思之前出现的复习上的误区和问题。这一次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给我带来了益处,也让我想要分享给同行的考研人。
1、老老实实,踏踏实实
在我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我看到有的论坛上说,考中传,考艺术,不用太死扣课本,要活学活用,学累了就要玩一下,思路才会更活泛。考研过程中,我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让我学着学着就去玩儿了。我想说的是,这只是表象,有些人的效率很高,有些人很聪明,短短的时间能够抓住学习的重点,挠到痛处,当然事半功倍。但是,我想这样的人是少数,不能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而忽视了自己的复习。把知识学到自己的脑袋里才是关键,而不是什么,学一下就可以去玩儿,这只是一种学习的调节方式而已。
我考研的时候,周围有一些这样的研友,他们在怀疑考研是否是个好的选择,是不是应该去找工作;担心过了初试之后会不会有黑幕复试被刷,这样不就白浪费力气了嘛?他们在想我可不想二战,多浪费时间啊。……考研的时候,会听到各种声音,自己有的时候也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很多不确定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怎么能看进去书呢?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让我有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强烈感受。第一次考研,目标是中传的电影专业,当时是应届。我的班主任在我备考期间时,不是和其他人一样鼓励我,说我一定能考上,而是对我说没事,第二年一定能考上。真是一语成谶,我第二次报考中传电影才终于圆梦。我现在细细想来,觉得老师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一来,我作为应届生的时候,状态还属于投身各种活动和社团,以及一些班上的琐事,人比较浮躁,也不会有这次“不能让机会错过”的决心。二来,没有参加过考研,对考研的认识也不够深刻。特别是进入社会工作了两年,才深深的体会到,有些时候不是努力就能行。我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需要一个平台,一方面认识层面提升一个档次,另一方面会有更多更优质的人脉资源。
在2014年的5月,我想了很多,因为做这个决定是很难的,考研不再是一个大四毕业生,不找工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我一直想要实现,但是却没有成功的目标。所以,我是在仔细思量之后,做出的选择。与此同时,我辞职了,断掉了工作方面的经济来源。所以,这一次我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考研的。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完全不会再想什么考研到底对不对等等问题。因为,所有的想法我都在五月份盘算清楚了,并且给自己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这些烦扰人的问题,不是不要想,因为你自己会控制不住的去想。所以,露姐建议要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时间,让自己沉静下来,索性一次性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不要背负着这些乱七八糟的负能量上路。开始考试,就要把脑子清空,不要带着情绪学习,就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机器人,没有情感,这样才是一个能看进去书的状态。
如果心态不对,即使你一天到晚坐在自习室,似乎是非常努力的一个样子,但是事实上是你什么也没有记住。做做样子,这种事千万别做,这只是自欺欺人。看不下去的时候,就是要去调整的时候。
2、慢就是快
在复习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自己的动作太慢了,总是觉得来不及啊来不及。我的老师和我的研友一直在劝慰我,后来我也调整好了我的步伐。
作为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来说,刚刚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背是应该的。文科类的考试,需要背,需要记忆,而记忆一定需要重复。如果之前的基础打不牢,之后在重复记忆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就像是盖楼房,之前如果是豆腐渣工程,之后楼房一定会垮,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会不牢靠。
在之后的记忆重复的工作中,会变得越来越快。
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一定要重复的去记忆。尤其是专业二,即艺术综合(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要多次的记忆。之前背的准确度高,之后的重复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快。
所以,正是“慢”打基础,为之后的“快”,提供了保障。
其实,“慢”也就是“稳”,也就是扎实和落实,而“快”则是熟悉和熟练,是信手拈来。
说来说去,就是要强调一个问题——“欲速则不达”。
3、考研独行侠
在考研的时候,总是难免听到各种声音,特别是应届生。有的同学去实习了, 有的直接开始工作了,有的出国留学了,……面对很多种选择,我们都会很困惑,但是,一旦你选择了考研的这条路,就一定要坚定的走下去!如果犹豫不决,一定会给的你行动带来很大的阻碍。
一旦抉择,就不要回头,不给自己留后路。
毕业后,同学们各奔前程,考研的这条路就显得很孤单。所以,更是要在做出选择之后,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因为在各奔前程的现在,时间成本也非常重要,所以,为了不让之后的自己后悔,一定要在抉择之后,又有决心。不然,浪费了时间,再一次和同学们拉开了差距。
既然选择了去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步伐越来越快,人心越来越浮躁,学习更是要屏蔽掉嘈杂,心静才能读好书。虽然,考研人像是独行侠,但是,也唯有独行,心才能静,心才能明。适当的远离一些社交活动,也能让自己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够沉淀出许多东西。
4、多动脑筋,多比较,多思考,多动笔
考研备考,要让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主动学习。而什么是主动学习呢?
露姐认为主动学习就是要多动脑筋,多比较,多思考,多动笔。书上的内容有些东西是一脉相承的,是相通的,有些东西是相互呼应的,可能有些参考书会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但是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去发掘,只有这样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活学活用了。
例如艺术综合(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如果说到“印象派”,书上提到了法国的印象派电影,而印象派电影是收到了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我们可以联想到书中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莫奈,其作品是《日出·印象》;而与此同时,在音乐上,又有德彪西作为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代表,作品是《牧神午后》。这样知识就全部串起来了。
再比如,说到中国传统书画门类,比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背,即找到他们这些名词解释的共同的几个分类,有“定义”、“分类”、“历史发展”以及“代表人物”。而不同的书画门类又有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可分类为“其他”。这样,将几个相近的名词对比记忆,区别就出来了。
总之,复习的主动性,要靠自己多思考,多联想,并且总结。同时,研究真题,会发现一些命题的倾向性的变化。
5、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吸引力法则
我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我很相信《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以及《秘密》等这一系列的书,特别是其中的吸引力法则,即用乐观心态拥抱自己想要的事物,用正能量去吸引你所想要的事物。但是,生活教会了我一个道理,所谓的心诚则灵,实现的目标其实是行动。你心里再渴望,你不行动,都只是空想罢了。无论你多炙热的去幻想你想要的事物,你不行动,幻想就只是泡影。
我就是一个想法特别多的一个人,一天一个想法,一会儿觉得这样做是对的,一会儿觉得这样做有缺憾,同时我又喜欢质疑自己。所以,这样的心态让我很难做出一些能够证明自己的事情来。
再渴望中传,再渴望有个好未来,如果不能化为行动都是很可笑的。因为那些只是一个故事,你却没有把它的实现变成一个事实。
这是我第一次考研给我深深的教训。也是我一直以来非常低迷的生活给我的教训。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里讲典型人物时,提到“奥勃洛摩夫”,他是俄国作品中“多余人”的典型,他整天都睡在床上,连做梦都梦见做梦,其实讽刺的就是当时社会上的高喊各种理想,但是不行动的那些人。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很不好意思,感觉好像是在说自己。天天做着春秋大梦,可是却没能挽起袖子真正的做一些事情。所以,这次,我决定作出改变,实现自己的梦想,用每一天的认真投入。走到今天,我拿到了录取的结果,我十分欣慰,也同时开始真正信仰“Just do it !”。行动,行动是最好的梦想实现者。不要在用吸引力法则了。开始行动吧。
豪言壮语、恋爱宣言、振臂高呼、热血澎湃、理想梦想、偶像榜样……这些只是开场白,没有行动,语言和激情只是梦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