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11 12:28:15作者:王新老师
近日,南宁市武鸣区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 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武鸣区的各镇人民政府,城区直属及驻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推进我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城区实际情况,根据《南宁市武鸣区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 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予以实施。
《方案》的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我城区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工作思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学生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任务目标
牢固树立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城乡一体、资源共享、优质引领、提升质量”原则,通过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教育资源调配机制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实现学区内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的 “六统一”,促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协调发展,构建城乡、校际深度合作的义务教育学校“同生共长”发展新格局。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全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方案》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设置学区
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根据我城区原有各镇教育部门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距离远近等实际情况,以互助帮扶的方式,将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13个学区,学区范围涵盖全城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学区设置主要以城乡帮扶形式为主,分为“城区学校+乡镇学校”和“镇政府所在地学校+村小学+教学点”。同时,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采取“优质学校+加盟学校(分校区)”的办学形式,共同促进内涵发展。
(二)创新学区管理机制
1.明确学区管理职责,创新学区管理机制。
按照“顶层设计、统筹督导、抱团共建、帮扶提升”的工作原则,建立“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管理网络,组建学区长—副学区长—学区学校校长—学校班子“金字塔形”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及层级关系。城区教育局选派局机关及二层机构各股室部分人员到各学区作为工作视导员。城区教育局加强对学区办学资源的配置、校长教师的调配、学区整体绩效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统筹和指导,将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从事的学区管理工作计入工作量,建立基于学区管理成效的激励机制。学区长由各镇中心学校校长担任,学区长负责学区各学校的办学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育教学管理等。副学区长由城区优质学校校长担任,所在学校负责对学区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引领和帮扶。学区管理人员由原各镇中心学校人员及学区内各学校领导组成。学区内各学校校内行政、财务、后勤、安全等常规管理体制机制可维持自身特色或吸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
2.建立学区运行机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按照“统筹协调、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统分有序”原则,建立学区运行良性机制,统筹推进学区教育资源调配、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改革,制定学区工作计划和学区议事、决策制度,建立教育教学、财务后勤、学校安全管理等协作机制,搭建学校管理交流平台,提升每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为保证学区制的正常运行,建立学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定学区的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制定并完善学区的各项工作制度,协调、探讨学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区内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学区内教育资源等。
3.建立共同成长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学区内各学校要在城区优质学校的带领下更新办学理念、提高队伍素质、注重内涵发展、推进均衡公平、大胆改革创新,实现共同发展。学区内受扶持的成员学校要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提高办学水平,逐步成长为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三)强化学区招生管理
根据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学校学位容量等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并举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要求。原则上,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采取地段划片(单校划片)方式确定。在个别人口密集、学校设置不够合理、入学需求和学校学位供给有较大差距的地方,积极稳妥探索多校划片方式。中心城区以集团化办学模式统一管理的义务教育学校,尝试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组织招生。各学区实行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不改变原有小学、初中建制的前提下,以原农村初中服务区为单位,实行小学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小学与初中免试对口升学办法,建立服务区内小学、初中相互衔接的机制。
(四)建设和共享学区资源
1.全面改善学区学校办学条件。
按照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和优质均衡要求,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学区学校体育场地、实验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场所建设,配齐配足教学设施设备,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配套建设教师管理用房,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2. 共享学区内学校教育资源。
要着力构建学区办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和仪器设备在学区内学校开放共享;促进学区教师资源、教学成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共建共享;促进学区内学校校外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家长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共享。
(五)加强学区队伍建设
1.组建学区管理团队。
加强学区领导班子建设,配足配强学区管理人员,每个学区设学区长1 名、副学区长2—3名,管理人员若干名。定期组织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学习和交流。加强学区管理后备人才储备,从学校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重点培养一批优秀学区管理人才。
2.配齐配足学科教师。
根据编制标准、学生规模和教育教学需要,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实行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提高使用效益。配齐配足各学科合格教师,重点向村小学、教学点倾斜。各学区全面推进教师“学区管学校聘”的体制,统筹调配教师资源。城区教育局统筹协调,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等问题,实现学区之间师资配备基本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