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8 02:03:25作者:未知
反复和排比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两次的修辞方法。实际上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反复的作用首先是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还能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还可以使文句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增加语言美。
反复很抒情例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排比更抒情排比则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排比的作用与反复类似,在于加强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相同语句的重复,还可以使语言音节流畅,富于音乐美,甚至显得铿锵有力。
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差别很明显排比和反复的区别很明显:排比和反复在形式上区别很明显。反复是同一成分重复两次;排次是同一成分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
例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体味一下请朗读下面例句,试着参考译释辨析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祭妹文》)
译释:阿兄回去了,还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望你啊。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晁错《论贵粟疏》)
译释: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暑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冰雪。
汝之诗,吾已付梓[zǐ];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袁枚《祭妹文》)
译释: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你的女儿,我已经代你出嫁;你的生平事迹,我已经写了传记。
采采芣[fú]笖[yǐ],薄言采之。采采芣笖,薄言有之。(《诗经·周南》)
译释: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引用引 用
引用,即把前人的原话引进自己的文章里的一种修辞手法。其作用可以用前人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可以用前人的话来抒发自己的情思,使文章典雅经济,读起来饶有趣味。直接说出引文出处(或书名,或作者)的为明引;不指明引文出处,把引文和本文合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是引文,哪是本文的,是暗引。古代文人常引用《诗经》、《论语》、《老子》等等经典中的语句。
如《左传·晋灵公不君》片段: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ér)熊蹯(fán)不熟,杀之,寘(zhì)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参考译释: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装饰宫墙(过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道是无情却有情双 关
双关,就是“一语双关”。双关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意在彼,言外有别意,耐人寻味。
例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译释:在舍东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闲中见到了深远的南山。“悠然”有“遥远”的字面意思,即南山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也有诗人采菊时心“旷远”的意思。诗人有了这种心境,对眼前的美景才有“悠然”的神情和感受。所以“悠然”的双关意义值得玩味。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堪小草同。(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释:我对边防事务娴熟精通,却被人看作雕虫小技不予重用,自己虽怀抱远大志向,到头来也是和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相同。 “远志”的字面意思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但诗人在这里显然不是在谈草药,而是在谈自己的远大理想,所以,“远志”是用来形容自己的远大志向。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译释:松柏梧桐枝枝叶叶相互覆盖,心心沟通相融。“交通”有诗句中描写的枝叶交错的意思,更有仲卿和兰芝心心相印的意境描写,正所谓生死相依,永结同心,其爱情的坚贞让人赞叹不已。
感受一下下面的请大家自己体会:)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红楼梦》)
综合回顾小结
最后,请回想一下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不同作用吧。
比喻、借代、夸张、拟人、拟物、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比、引用、对偶、双关、反语、互文、并提、顶真(针)。
练一练课后爱做不做的练习:
1.《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这首词历代评价都很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非常出彩,请尝试辨析其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妙处。
2.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
描写春天的句子,太多了!这里只能简述之。
1.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光之景色,里面有许多描写春天的句子。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韩愈的《初春小雨》:天阶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僧志安《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5.韩愈《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6.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张栻《立春偶成》: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9.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0.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2.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13.李煜《清平乐》: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14.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6.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谢谢悟空美文领域提问。
在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春天,酷寒的严冬正一步步褪去肃杀与凋零,大自然和人类的触觉一样都慢慢恢复灵动,孕育了一冬的生命能量开始萌发春天独有的生机, 大地开始有了代表生命萌动的绿意,在融化的雪水里在绵绵的春雨里在潺潺的小溪旁有点到面绽放着生命的绿丛:萧索的树枝渐渐爆出绿色的嫩芽,在春雨的淋漓里渐成新叶,“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是大自然里预示春天开始的第一种代表生命力的颜色,接着便是山花烂漫姹紫嫣红:“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这时争春的岂止是草木,蝴蝶、蜂、鸟都开始活跃起来,“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春天自然界的生命力唤醒了一切沉睡的精灵,在一场春雨过后大地如变魔术般换了新颜,年轻人呼朋唤友到郊外踏青是最应时应景的活动,有谁会愿意辜负这春天大好的时光呐?“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春天的雨绵绵密密有时又淅淅沥沥,它是大自然最好的生命源动力,动物世界开始新一轮的食物和水源充沛季,同时也是孕育新生命的旺盛季节。春雨在诗人的笔端就是开启万物生机的密码,它滋润着世间万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春天萌动与挑弄的还有人的情思、人的记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虽然佳人不再但春天依旧是春天,春天的姹紫嫣红依然再度向世人进展,“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今年的春天也渐渐展露它的芳华,我会抽空去一趟杭州走一下久违了白堤与苏堤,仿一下当年白居易春天游西湖的意境,只可惜现在的西湖太商业化人又太多,挑一个绝早的清晨,希望能梦回大唐与“诗王”一同神游。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点击我的头像,主页的文章栏正在发表【生死渡劫红颜记】系列,文章是根据本人2018年年中的一场真实生死经历回忆。欢迎大家一起来加关注和围观,一起在评论区吐槽、转发,谢谢!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身处乱世,颠沛流离,心忧朝廷,心系百姓,爱国之心跃然纸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尽了黎民百姓对在战火风飞中亲人的无限思念,成为千古名句!!!
1、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意: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植物萌发生长需要的节气。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这雨后的锦官城,将是繁花盛开的世界。
2、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意:小雨初停,在京城街道,像被酥油浸润过一样。春草初生,远望青青,近看似有若无。早春正是一年最好的时刻,远远胜过那烟柳笼罩长安的季节。
3、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意:小草和树木都知道春季将要结束,万紫千红的花朵开始争芳斗艳。杨树和榆树仿佛才思枯竭的人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生出白色的杨花和榆荚随风飘落。
其实写春天的诗很多,各朝各代都有,寓意各有不同,最终春天还是哪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蓝蓝的天,各种色彩的花瓣与青绿的树叶。
描写春天的诗,浩如烟海。即使分类,也有无数的分类法,每一类也有无数的大概有几种。第一种是格物类的。
所谓格物,《礼记》中说,致知在格物,就是穷极事物之理之后,也就能致知,说话才能通。春天当然需要格物,春天里万象皆新,那些绿的芽和清的风,都值得细致描述,所以,有了这样的诗: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
这是杜诗《春日江村五首》,这里面,按顾随的说法,交加就是翠的理,烂漫就是红的理。
我还有一个例子,是王安石的《南浦》中的一句:含风鸭绿潾潾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这里面有两处格物,一是含风和弄日,水是绿色的,但它含了风,柳树是黄色的,但它映了日。二是潾潾和袅袅,这个不需多说,大家可以想象。
第二种跟春天有关的诗,是写生活情趣。春天里可以做的事很多,不比炎夏苦日,更不比寂寥冬季。最典型的是南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里面,大家都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有特别深的印象,但我觉得这首诗里最迷人的一句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以前初读这首诗,根本不知道闲作草是什么意思,矮纸斜行是什么意思,晴窗细乳是什么意思。后来知道,那闲作草写的其实是闲逸的心情,而戏分茶无非也传达的是一种气氛,其实具体的事务,倒不是最要紧的。
第三种春天的诗,是对时光的慨叹。这是因为春光可贵,可贵的事物,我们就害怕它失去,可贵的时光,我们也害怕它流逝。所以在春天,看着这个像洗新了一样的世界,我们很容易生发出种种惜时的感慨。
于是辛弃疾写道: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他写的是端午的情形,我们知道端午正好是暮春,那个时候春天已经渐渐远去了,假如是一段美好的感情,那个人也只对留下背影了,接下来就是怀念了。辛弃疾的散文化写法,尤其适合表达这样一种绵长的惆怅,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这一切繁华似梦,却不是因为春去,是因离别。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不用描述太多,这首诗足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想体会这首诗的环境,在城市里不行,一般的农村也不行。不过我的家乡还是可以的。重庆的静观镇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有重庆的后花园美誉,给你们看几张照片你们也许能感受到。这上面的图是我们那一个废弃的景区,也许就是因为被遗弃,反而显得素净。
下面的图片是我家经营的小苗圃,桂花多,开花时还算怡人。
说了这么多,翻了这么久的相册,呵呵,还是因为想家了,给你们介绍,顺便让自己回忆一下^_^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白话】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白话】
春天到来野花在雨中开了,一枝花的开放说明春天的到来。(我)走到山谷里的小溪旁,惊起了成百上千的黄鹂鸟儿。春天的云在蓝天下犹如龙蛇一样翻转变化。(我)喝醉酒后躺在小溪旁边的古树藤的阴凉下边,也不知道了东南西北。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白话】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有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不要担心,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春天还是会到来的。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围墙外的行人听到了笑声。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白话】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白话】
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白话】
绵绵的细雨微微的风,千家万户掩映在杨柳密荫青烟绿雾中。淋湿的花瓣贴在树枝上不再飞。心中愁无穷,连同春色都付与江水流向东。九十天的光阴能够留多久?解尽金龟换酒也无法将春光挽留。告诉那东阳城里卖酒人,而今只求拼个一醉方休,不管今日乐事成为他年热泪流。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白话】
一半的烟雾一半的雨滴呈现在那溪水桥旁,捕鱼老人喝醉酒睡着了也没有人前去叫唤一声更没有人去把他晃一晃。他那懒散而不受约束的意味儿是何等的深长啊,春风吹拂着花草还散发着幽香。山山水水如果有什么等待的话,这其中的意味儿也只有陶渊明理解得最明朗。你若问我离开要到什么地方去,你跟着我走自然也就知道我所向往的地方。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白话】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白话】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你喜欢哪一首?留言说一说。
谢邀!,大诗人王维描写春天的诗句“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和"桃李虽未开,黄萼满芳枝"。读来令人心醉!
谢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脍炙人口的两句,如果看过全诗,或者仅仅知道诗名都不会认为是描写春天的诗句。之所以会被一些人以为是描写春天,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岑参以春花描写冬天的雪景,太新颖,太奇特,太形象,太逼真,以至于知道全诗者寥寥无几,而知道这两句诗的人为数众多,口口相传,到最后,不少人竟然真的以为这是描写春天的诗句。我是路上有心人,您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