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6 02:21:11作者:未知
阅读——语文的重要形式
文/董婷婷
什么是语文?如果你从百度词条的搜索中会找到: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听说读写编译等的统称。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语文”?从清末废除科举后开办的新式课堂,称“国文”,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其实从上古神话到先秦散文,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这些都属于“语文”,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其宽广,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统称。语文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不仅仅出现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中,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就蕴含着语言文化,比如在语言学中关于语言的兴起有一种劳动说:人们在干活时所喊的号子“哎呦哎呦”就是“杭右杭右”派。不管是劳动还是最基本的社会沟通交流,我们都需要语言的表达。
为什么学习语文?该怎么样学习语文?我们曾为了应试、就业去学习,而现在科技的发展,思想的进步,让我们对于学习理念,学习思维,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不是遥远的乌托邦,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生活在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华夏古国,学生和家长还是会有这样的困惑:怎么学好语文?怎么才能提高语文成绩?这种为学习而学习的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代的教育教学,现在的语文试题越来越偏向于开放性、综合性;这就要求老师不能照本宣科的讲课,学生不能只读课本。所以在教学中,我让我的学生们回家读一些课外书,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培养。作为一名特岗教师,所在的地方都是村镇的学校,学生虽然都接受过一定的学前教育,但参差不齐,在入学后的表现在课堂上也是大相径庭:有的同学对拼音的拼读十分熟练,有的同学就分不清声母韵母;有的同学识字量比较大,阅读的时候没有障碍,有的同学识字量少,阅读的时候困难较大,出现读不通、读不懂的情况。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和晚上读一些课外书,一年级的学生自觉性不是很好,为了能起到一种监督的作用,要求家长配合,将学生阅读的视频发到微信群里,这样我每天就能看到每个同学的阅读情况,也就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意见。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有的同学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甚至会把课本当成课外书,一遍又一遍的读课文。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推荐给孩子们一些注音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神话故事书,这样的书籍对他们来说趣味性高,可读性强,孩子们有主动阅读的意向。每天看到家长发在微信群里的视频,从阅读句子时的断断续续到后来流畅有感情色彩,从浓重的方言到标准的普通话,每一天都有微妙的变化,都有点滴的进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来,在一堂绘本课上,我又对低年级的阅读内容有了新的认识。学校请到了城镇小学的一位老师上了一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绘本课程,几幅没有文字的图画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绘本补充了完整又生动的故事情节,孩子们时而为图片细节争论的面红耳赤,时而为同学们的想象拍手叫好......这堂绘声绘色的绘本课让刚刚步入教师工作岗位的我受益匪浅:我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新教师常常是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少以直观有趣的图画或者实物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模式就显得僵化死板。
后来我吸取这堂绘本课程的经验和它的独特之处,也会精心挑选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图画进行说写训练,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图画的描述经可能的详尽周全,这样对于故事情节的展开会有很好的素材,孩子们总是会有极具闪光的创意:有一堂课上让孩子们观察了几幅图,是小兔子出门捡到一个大南瓜,但如何把南瓜运回家就成了难题。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找小推车把南瓜运回家,有的说找朋友来帮忙......突然有人抢答说:可以把南瓜竖起来像车轮一样的滚回家。我不禁为这群可爱的孩子感到骄傲!在他们拼拼凑凑的讲述中把这几幅图串成一了个小故事,这堂课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地开动脑筋,总是想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慢慢的,孩子们识字量增多,我开始鼓励他们写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的日记,记录一天中难忘的事情,开心的也好,难过的也好,让他们学着去表达自己的心情。刚开始写的时候,学生们就只会写:今天我和某某同学玩了,他来我家玩,然后我又去他家玩。要么就是:我今天吃什么东西了,又吃了什么水果。全部都是琐碎又毫无意义的记录。我就从中找出稍微好一点的作出修改,然后当作范文再给学生们讲解,表扬和鼓励永远要比批评好用,孩子们不弃不馁,继续写着流水账一样的日记,我也继续寻找更有意义的阅读方式。我想阅读应该更有意义,于是我常常在课下询问家长们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我发现很多学生把阅读当成了老师布置得一项任务,读完一遍就扔在了那里。这样的阅读是低效的,我就带着学生们在一篇篇的文章中,故事中寻找那些不认识的生字,在课下通过查阅字典的方法去认识生字,更进一步的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接着就是找一些形容词,通过让学生自己品读来感受语言的美好。例如:我让学生们读“叶子落下来”和“叶子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两个句子,看看那个句子写的更好更形象,他们虽然是低年级,但是从小就在汉语大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基本的美学和品鉴能力还是多少有一些的,因此他们异口同声的告诉我:“‘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这样的句子更好”。孩子们的形容词会不是很多,但是一个“好”字让我更加坚信他们的能力知识需要积累和时间会有更好的成绩。我开始带着他们积累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好的段落,慢慢的他们能够自己寻找了,于是我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积累本,把平时读书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都摘抄记录下来。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流走,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路摸索前行。北方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临近期末,一月初的一场大雪让孩子们异常兴奋。周一的清晨,推门是一场白雪覆盖到的世界。来到学校看到孩子们的眼里闪着光,他们兴奋地说:“老师!下雪啦!”我带着男生们拿着扫把,小铲子在院子里扫雪,边扫边玩,大家冻的小脸通红,回去我们围着炉子取暖的时候让全班写一篇关于扫雪的日记。第二天,交上来的日记是:一睁开眼听妈妈说外边下雪了,我迫不及待的想出去看雪。一出门,发现外边白茫茫的下雪了,开车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啊。我帮着妈妈扫雪,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还有的同学交上来的是:今天来到学校老师带男生们出去扫雪了,他们干的热火朝天,都是勤劳的好孩子。孩子们的进步让我油然而生的骄傲和幸福感爆棚!后来翻阅了一下学生们的积累本,发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在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积累了好多,见微知著,孩子们的进步是必然的。朱永新教授说: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真的,这一刻我才对这句话有着自己的理解。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人,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一定要成为哪一种人,只希望我能够尽己所能,在他们人生之初给于他们对于学习,对于人生的一个方向。愿我的学生能够畅游书海,转变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方式;愿桃李之花开遍天下;愿在他们未来登高远眺时能够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愿他们在凭栏而立时能够浅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愿他们在夕阳西下时能够直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辈子太短,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深度。以阅读致敬人生!
作者简介:
董婷婷,特岗教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好词好句”一定要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不是的。一定是辞藻华丽的句子?也不是的。是孩子在读到这个句子后,对它有喜爱之感,让他看到后印象深刻的句子。能表达自身情感的句子才是好句子,有感情的句子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打动人心和真实。
上面说到,摘抄好词好句重点在于孩子摘抄之后的态度(仅代表个人观点),无论摘抄了多少好词好句,如果你不去看它,记住它,如何能运用到文章中。就像无论多少堆落叶,都代表不了一棵树一样。无论收集多少好词好句,也难以写出一篇好文章,都是一个道理。把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还不够,只知道死板硬套的代入,会让你写的文章缺少感情色彩。
只有摘抄后不断地模仿,把他物变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熟能生巧,多次运用,他人的东西慢慢的也会变成自己的财富。所以转变孩子的思想很重要,一个孩子的思想感悟,需要从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培养。只有充沛的精神和浓厚的兴趣,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词语身上的光彩。
家长应该时刻提醒孩子:永远只想摘抄,不会进步,只会成为一个会抄写的工具。就如婴儿需要喝奶,但永远不断奶,不会真正的长大。只会硬套别人的句子是不会发出光彩当然,只有学会吸取别人的过人之处,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流露自己的灵动。
最后,平时让孩子保持写日记的习惯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希望对你有用。
这个也不能武断说好与不好,如果是为了便于应用,加强记忆,或者粗犷的理解,这个方法是可以的,毕竟入门吧,既增强了映像,还有个朦胧的体验,如果在在别的地方碰到刚好遇到的词语,则会更容易记下,跟运用这个词语,但是这个方法,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就显得多余,有点走弯路的意思了,毕竟好的文章不能靠朦胧的词语理解能写好的。所以说这个吧因人而异,因情而异,不能武断说好与不好。
我是以史为鉴,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诗词、名言、警句都是一大看点。
有些是著名后世文人所写,作者直接活学活用。有些是三国时期人物自己的作品,作者换个剧情讲述。有些是作者自己所写。以史为鉴大概挑几类非常有代表性和知名度非常高的诗词,分享给大家。
《三国演义》开场的一曲《临江仙》完美展现了全书的背景基调。
这首临江仙并不是罗贯中原创,而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状元朗杨慎贬官期间,感受红尘所做。
95版《三国演义》中,杨洪基低沉的声音让这首词传唱整个华人文化圈。
《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写的名篇《观沧海》、《短歌行》都有通篇讲述。
观沧海
短歌行
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顶级代表,这两首诗甚至可以说是冠绝三国。只不过老版《三国演义》把短歌行放在了赤壁之战前,曹操因为酒后还杀了一名劝谏的大臣。
出师表不用多说,大家上学的时候都被记忆并背诵全文过。
但是出师表的确是文辞优美,感情真挚。诸葛亮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节尽在其中。
诸葛亮伐魏前,让刘禅体味刘备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亲贤臣,远小人”的分析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三国演义全篇结束时,罗贯中写了一首篇尾诗,总结全书。甚至可以说是总结整个东西两汉、魏晋三国的历史。同开篇《临江仙》相呼应。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 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莈郭汜兴刀枪。 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 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 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 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 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 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比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既生瑜,何生亮?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血染征袍透红甲,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养蚕方面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蚕食鲸吞!
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我所教的班级作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最强,远远高于其它班级的孩子,但是我虽然也主张让学生多阅读,并每天我学生们分享读书心得,我们一节课有时共同聊一本书,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学生整理过好词好句。即使有整理的也是学生自愿去做的。
阅读的目的应该是为满足人的更高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思想感悟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拓展自已视野、启发自己的心智,最终提升思想的高度、深度,获得精神力量。
而文字组合成文章也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对人对事的看法,集中表达文中人事和作者的三观,而抛开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仅学习好词好句,那无疑是断章取义,得其皮毛。
怎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那些每天摘录好词好句的学生们,他们的阅读理解有没有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有没有提高?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被老师或家长逼着摘抄好词好句的学生,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根本无法提高,究其原因就是这种阅读方式往往因效率低,负担重而使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还会消磨掉孩子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一直主张: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和保护的,而这种边读边摘录的方法恰恰摧残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试想,在你阅读时,被强迫着去找出好词好句并作摘录,你还有心读下去吗?这样怎么会培养起阅读兴趣来呢,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所以奉劝大家早早结束这种错误的阅读方式吧。
在学习期间,大量阅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或表达思想情感的,或者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所传达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新颖独到的观点等。而摘抄好词好句根本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就作文而言,大家都知道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丰富孩子的情感,提升孩子的思想成熟度,并有意识的努力思考如何用文字把充盈在自己心中的情感、思想、观点表达出来,而摘抄好词好句相对于整体把握所阅读文章的整体思想精髓效果要差得多。
如果真想帮孩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话,那么就要像我一样,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并分享读书的乐趣,体悟书中的人生道理,在愉快的交流中,阅读的兴趣才会得以提升,在交流思考中,文中的思想精髓也会被孩子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