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5 12:00:37作者:佚名
我们都熟知“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惜搬家三次。同样当今社会也不缺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孟母”们,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恨不得从名牌幼儿园上到名牌大学,因为在很久以前,孟母就告诉我们,环境决定一切。
有时我们会考虑,难道近朱者就会赤,近墨者就一定会黑吗,人性的改变究竟取决于朱者还是近朱者,难道环境真的具有决定性因素吗,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跟着自己的心走而不是仅仅随着环境而改变,那么一切的难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两个人到同一个岛上推销鞋子,一个月后,两个人回到公司,一个人信誓旦旦地说座岛上没有市场,因为大家都不穿鞋子。而另外一个人却拿出一份上千万的订单并开心地说:“我发现这座岛上没有人穿鞋子,这才是最大的市场。”同样的环境,为什么人们的想法和做法却有如此大的不同,关键在于心态。就如同同样的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而悲观的人则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和判断力,难道朱者墨者都分不清,如果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就不会选择近墨,因为那无疑是自找烦恼。同样,一个不思进取,不劳而获的人也不会吸引积极向上的人靠近。
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加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个人的相对独立性,用一句大众用的话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群居动物,能常在一起者,多为意趣相投,心思相融,较有共同语言,彼此话题颇多且看法相近,道同志合相互影响。常言道“道不同而不与谋”,言即此理。
人群观点是有倾向性的,或正或邪,或左或右,自觉不自觉地带有色彩,如果你接触这些人群,而又不能独立思考与辩别,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会受其感化,潜移默化的接受影响,由量变到质变,渐渐地已不是当初的那个你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成语出之晋-傅玄的《太子少傅箴》。譯成白话就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能使人变好,接近坏人能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代人傅玄的《太子少傅箴》,这两句话的原意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这充分说明客观环境对人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一个大染缸,"出淤泥而不染"的又有几人?而荷花的不被污染,更在于它是被茎杆高高地托起,远离了污泥,并没有真正接触于污泥!
《孔子家语》也有类似的说法:“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换成现代的话就是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是因为本身已经被香气笼罩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因为被臭味笼罩了。
《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那是指知趣坚定的人,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孔夫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连孔夫子也要到七十岁才很好地把持自己,凡夫俗子又怎么能超凡脱俗?
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一句话,橘子的变化完全是环境使然。
普通人往往没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还是要远离不好的环境。特别是"三观"未成年轻人更要如此!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悔之不及!作为家长必须高度关注孩子,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因为孩子才是你一生的事业!个人再成功,孩子不成器,家长都会痛心,严重者,可能死不瞑目!
看了一下。这两句话出于出古人傅玄。可能是晋朝人吧,不太确实。类似的语言还有很多。中心意思是劝戒世人慎于交友,就我本人来看确是金玉良言。下面请看?历代古人的共同感受。一近贤则聪,近愚则聩。(聩,胡涂之义)。二。交友之道,犹素之白也。染之以朱则赤,染之以兰则青。三。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四。善人同处则曰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五。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六。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七。势力之交,难以经远。由此可见古时仁人志士于慎于交友不乏共识。难怪孟母为孩子慎于交友,而三择邻。那么交友这样重要,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只有一句话相告,见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微此花吾与谁归?
这句话出自一个典故,是说孟子当年在染房里参观时,发现白色的丝织品放到染锅里,加入不同的颜料,经翻煮后丝织品上就变成了相应的颜色,加入朱砂布就成了红色,加入黑砂布就染成黑色,以致于加入混合颜料布就成了五颜六色的颜色,孟子发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感叹。
但孟子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颜料是如何作用于布的,孟子把这种现象引申到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去考察人性,他发现这个现象是非常符合于人的社会的,他发现社会就是个大染缸,不管一个人原来是什么样子,只要进入社会,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人就会在精神层面上越来越接近他周围的人,不论是思维,立场,观点,理念,信仰,甚至是兴趣爱好都变的与周围的人一样了。
这个叫”同化“现象,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社会,都存在”同化现象“,拿自然界存在的化石来说,就是一种化学性同化,当某种化学物质被另一种物质完全包围起来后,经过较长的化学作用,原来的结构会逐渐变为周围物质的化学构成,因为此时此地只有这样的结构物质才能生存下去,但是染料给布着色则不属于化学同化,而是”物理性同化“因为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原子与分子并无改变,而是颜料微粒渗入到布的缝隙里并且均匀的分布,这与给家俱刷漆的道理相同,因为凡物质都到处充满了空隙,而颜料微粒极为细小,可以深度渗入物体空隙中。
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种同化作用,叫”文化同化“,因为人的社会具有民族性,而民族都是有民族文化的,所谓”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通过战天斗地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前者叫科学技术,后者叫文学艺术,合称文化,我们一般说的文化,即指文学艺术,包括各类艺术形式以外,如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还包括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传统,习惯,人生观,道德观,等等。
这些都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这就叫文化,人只有泡在这样的”文化液“中才能生存,如同染缸能给染布着色一样,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渗透,一个人如果在一个群体中不以别人的规则行事,那么就不会被接纳,人家不可能按你的规则来,你也就不能活下去,况且以一个两个人的力量是抵挡不住文化同化的,翻开中国历史看看,过去那么多少数民族现在一个也看不见了,都那儿去了呢?不用说,都被互相同化了。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似、习相远、意思就是:人从娘胎里生下来开始,每个人都是一样个,没有什么善恶好坏之分?就像一张没写字的白纸一样,后天你接受跟什么样人的学习教育,与接触的人际关系与环境,就是(朱或墨)的意思?如果你接受的学习教育是好的,或者接触的人际关系圈里面都是好人!那就是近朱者赤的意思。如果你是接受的学习教育是不良的,或者接触人际关系圈子里面是坏人,与恶劣的环境,那就是近墨者黑的意思。假如你自己还是娘胎里生下的幼儿,那你就是一张白纸。如果你近到了墨者,那你自己也就变成了坏人(墨者)黑。假设你近到了朱者,那你自己肯定就变成了好人(朱者)赤。
意思就是:跟到了心善的好人在一起,就会学习到好的事情来,你就会变成像他们一样的好人。如果你跟到坏人在一起,就会学到了坏事情,你就变成一个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