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05 13:57:02作者:李天扬老师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一项专利净获4亿
据山东媒体报道,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凭借自己多年研发的专利技术可分得4亿元专利费。在2017年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山东理工大学以52078万元位列第1名。清华等名校都排在之后。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该校毕玉遂教授一项技术成果。而学校决定,把80%的专利费,分配给毕玉遂个人,意思是毕玉遂教师个人将直接分到4亿元。
十几万次实验研发新型发泡剂
据了解,聚氨酯是当今重要的六大合成材料之一,在发泡剂等作用下,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从保温建材到冰箱家电,甚至沙发皮鞋等生活用品,聚氨酯无处不在。
而传统发泡剂产生氟利昂等氯氟烃物质,严重破坏臭氧层,导致全球变暖。
聚氨酯被发现的80年来,发泡剂技术和市场一直被西方欧美国家垄断。但即使西方最先进的第四代发泡剂仍会产生大量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等氯氟烃物质。几十年过去了,世界各国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从2003年,毕玉遂便萌发了研制化学发泡剂的想法。2011年,毕玉遂终于掌握了聚氨酯发泡的化学反应机理,合成了反应需要的新物质。2017年3月,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研究团队研发的无氟氯聚氨酯发泡剂专利,以5亿人民币的价格授权给了一家国内企业。
专利保护进展缓慢
研发过程中,毕教授团队担心技术外泄,所有实验都是秘密进行。在实验期间,仍多次面临技术被盗的风险。这让毕玉遂感到,对技术进行专利保护已刻不容缓,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有诸多难处。
一开始毕玉遂也找过当地的专利代理,但交谈后发现,对方的业务水平难以胜任,贸然申请达不到保护效果。
此时,距离样品问世已经过去了5年,除了申报了四件国防专利、开了一次宣传性质的鉴定会外,专利保护进展缓慢。
2016年初,时任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的王学真给国务院写了一封信,就“无氯氟聚氨酯发泡剂”的有关情况做了详细说明,他表示这是他一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三成“海归”年薪不到10万 什么原因?
近日,某留学生职业教育机构发布了《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曾经广受追捧的“海归”人才,近些年来在国内就业时常常会遇到一定阻力。一时间,这份报告得到了多家媒体的转发,“海归”是否已经不再吃香,留学还是不是好的选择,再次成了年轻人中间的热点话题。
在这份报告调查的样本之中,近70%的留学生归国后产生了文化理念、落户就学、政策限制等问题的困扰;30%的留学生认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完全未达到预期;而在企业端,则有27%的受访企业认为海归的自我评价过高。在最令人关注的薪资方面,报告显示,2018年初次就业的近三成“海归”,实际年薪不到10万元人民币,与国内一流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无多少优势可言。
对归国留学生而言,这样的数据,无疑十分“扎心”。尽管报告最近几天才刚刚发布,但报告中提到的这些现象,并非最近才有。就业市场上,“海归”群体曾经是皇冠顶上的明珠,在企业的争抢中享受过尊荣。然而,随着归国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这种追捧迅速退潮,许多留学归来的年轻人,也因此陷入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国内与国外的文化与社会差异,在双重身份的夹缝里,努力适应国内的职场生活;另一方面,很多人只能接受远逊于心理预期的薪酬,并因此为自己当年出国留学的选择后悔。
事情出现重大转机是在2016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调研组来到山东理工大学,建议强化专利布局,扩大保护主题,从全球范围内着眼,让科研成果获得最大保护。专门针对新型发泡剂成立的国内知识服务团队迅速投入工作,高效完成了4件国内核心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专利的主体撰写。
据估算,毕教授研发的成果,每年可减排近20亿吨当量的二氧化碳,环境效益巨大。 这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发明、中国制造、中国方案。
个人分得4亿元专利费
14年的科研长跑,终于看到了终点。
2017年,淄博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人民币,获得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20年除美国、加拿大市场以外的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 我国也将从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转变为最先进技术的引领者。
针对这笔费用,学校决定,把80%的专利费,分配给毕玉遂个人。这意味着,毕玉遂个人将直接分到4亿元。